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8 00:49:12  浏览:83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的通知

金政发〔2004〕144号



婺城区、金东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
二OO四年十月十四日

金华市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结合金华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包括婺城区、金东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双龙风景旅游区、金三角经济开发区、金西经济开发区)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排放、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管理活动。
第四条 市建设局负责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负责草拟实施细则,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市城管行政执法、公安、环保、交通、财政、工商、水利、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市建设局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 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
第五条 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实行“谁产生、谁负责处置”和“统一管理、资源利用”的原则。产生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办法承担处置责任。
第六条 产生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建设、施工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持建设工程有关资料向市建设局申报建筑工程渣土排放处置计划,填报建筑工程渣土的种类、数量、运输工具、运输线路及消纳处置场地。并与市建设局签订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承诺书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七条 市建设局在接到申报文件后,应及时派人员到现场核定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种类、数量等有关事宜,并按核定结果,会同公安交警部门确定运输车辆、运输时间和运输线路,填写《金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单》。
第八条 各类建设工程、规划开发用地需要回填建筑工程渣土的,有关单位应向市建设局提出申请,由市建设局统一安排调度。
第九条 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运输,应由具备承运条件的单位承担。政府鼓励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方式,规范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市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承运单位的选择要实行公平、公开、公正竞争,具体操作办法由市建设局另行制定。
第十条 处置、受纳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委托不具备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承运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承运。
第十一条 建设或施工单位应向具备工程渣土承运条件的单位办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手续。承运单位不得承运未经市建设局核定处置的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机动车辆运输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应随车携带处置单,接受建设、城管行政执法、交警和交通运管部门的检查。处置单不准出借、转让、涂改和伪造。
第十二条 从事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专用车,以防渣土撒落、飘扬、滴漏而污染环境。其它车辆一律不准从事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
第十三条 从事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的车辆,应按市建设和交警部门指定的时间和路线,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场地处置。运输途中不准偷倒、乱倒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不得泄漏遗撒污染环境。
第十四条 在市区二环线以外应按要求配套建设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储运消纳场。场内应建设排水设施和车辆通道,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照明和防污染设施。场内不得受纳有毒有害垃圾和生活垃圾,以保持场地整洁。
第十五条 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储运消纳场,应服从场地管理人员指挥,按要求倾卸,并取得场地管理单位的回执。

  第三章 建设工地现场管理
第十六条 各类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应按要求设置遮挡围栏,物料应堆放整齐,排水系统应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工地和周围环境整洁。
第十七条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铺设硬化道路,设置车辆冲洗喷淋和污水沉淀池等设施。车辆驶离工地前必须采取冲洗、喷淋等措施,严禁车轮附带污泥驶离工地,污染道路。冲洗产生的污水经沉淀后应接入城市排污管道。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城市道路堆放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确需临时占用道路堆放的,必须取得市政、交警部门核发的《临时占用道路许可证》,并采取防止污染措施,占道期满后应立即清除干净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第十九条 各类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在30天内将工地内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干净。

  第四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处置、管理的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者,由市有关职能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运输单位违反本办法的,由市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同时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建筑砂石、煤碳的运输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商标申请书式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公布商标申请书式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各商标代理组织:
为适应商标注册与管理自动化系统二期工程的需要,现行的各种商标申请书式除商标代理组织使用的商标代理委托书予以保留外,其它商标申请书式均需重新制订。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将重新制订的相关商标申请书式予以公布,并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与新书式相对应的原商标申请书式同时废止。

各种申请标准书式目录
1.商标注册申请书
2.商标注册申请书(国外)
3.特殊标志登记申请书
4.商标异议申请书
5.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申请书
6.变更商标注册人地址申请书
7.变更商标其他注册事项申请书
8.转让注册商标申请书
9.商标续展注册申请书
10.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申请书
11.商标注销申请书
12.补发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申请书
13.补发商标注册证申请书
14.提供商标注册证明申请书
15.提供优先权证明文件申请书
16.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申请书
17.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申请书
18.撤回商标注册申请申请书
19.商标复审申请书
20.商标争议裁定申请书
21.撤销注册不当商标申请书
22.商标评审延期申请书
23.撤回商标评审申请书



1999年10月13日

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9〕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为加强健康体检管理,促进健康体检规范有序进行,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八月五日



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健康体检管理,保障健康体检规范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健康体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健康体检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执业条件和许可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开展健康体检。
(一)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二)登记的诊疗科目至少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影像科和医学检验科;
(三)至少具有2名具有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
(四)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
(五)具有满足健康体检需要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六)具有符合开展健康体检要求的仪器设备。
第五条 医疗机构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申请开展健康体检。
第六条 登记机关应当按照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对申请开展健康体检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核和评估,具备条件的允许其开展健康体检,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栏中予以登记。

第三章 执业规则

第七条 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制定本单位的《健康体检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并按照《目录》开展健康体检。
医疗机构的《目录》应当向登记机关备案;不设床位和床位在99张以下的医疗机构还应向登记机关的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医疗机构应用医疗技术进行健康体检,应当遵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规定,应用的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医疗服务能力相适应。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尚无明确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医疗技术用于健康体检。
第九条 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规范,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健康体检的质量。
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的医疗安全。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对受检者相应的告知义务。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开展临床实验室检测,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出具检验报告。
第十三条 各健康体检项目结果应当由负责检查的相应专业执业医师记录并签名。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完成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出具健康体检报告。健康体检报告应当包括受检者一般信息、体格检查记录、实验室和医学影像检查报告、阳性体征和异常情况的记录、健康状况描述和有关建议等。
第十五条 健康体检报告应当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指定医师审核签署健康体检报告。负责签署健康体检报告的医师应当具有内科或外科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必须接受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质量控制管理。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合理的健康体检流程,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和生物安全管理。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对受检者进行重复检查,不得诱导需求。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不得以健康体检为名出售药品、保健品、医疗保健器械等。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健康体检中的信息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未经受检者同意,不得擅自散布、泄露受检者的个人信息。
第二十二条 受检者健康体检信息管理参照门诊病历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外出健康体检

第二十三条 外出健康体检是指医疗机构在执业地址以外开展的健康体检。
除本规定的外出健康体检,医疗机构不得在执业地址外开展健康体检。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可以在登记机关管辖区域范围内开展外出健康体检。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开展外出健康体检前,应当与邀请单位签订健康体检协议书,确定体检时间、地点、受检人数、体检的项目和流程、派出医务人员和设备的基本情况等,并明确协议双方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于外出健康体检前至少20个工作日向登记机关进行备案,并提交以下备案材料:
(一)外出健康体检情况说明,包括邀请单位的基本情况、受检者数量、地址和基本情况、体检现场基本情况等;
(二)双方签订的健康体检协议书;
(三)体检现场标本采集、运送等符合有关条件和要求的书面说明;
(四)现场清洁、消毒和检后医疗废物处理方案;
(五)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外出健康体检的场地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要求。进行血液和体液标本采集的房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光线充足,保证安静。
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目录》开展外出健康体检。外出健康体检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必须保证检查质量并满足放射防护和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健康体检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处理。
医疗机构未经许可开展健康体检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处理。
第三十条 未经备案开展外出健康体检的,视为未变更注册开展诊疗活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有关条款处理。
第三十一条 健康体检超出备案的《健康体检项目目录》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处理。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出具虚假或者伪造健康体检结果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处理。
第三十三条 开展健康体检引发医疗事故争议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健康体检不包括职业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入学、入伍、结婚登记等国家规定的专项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健康体检和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开展的健康体检以及专项疾病的筛查和普查等。
第三十五条 已开展健康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在2009年11月30日前完成健康体检服务登记。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